跳至主要内容

请阿姨,真香

 二打一的新手父母都是超人,更不用说二打二,二打三的父母们了……


球球5周后我们从月子中心出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决定先自己带娃+点外卖度日。结果坚持了一周,两人都变成了行尸走肉,要灵魂出窍了,于是当机立断请了个住家不带睡的阿姨来帮忙。

请阿姨前
刚回家第一天球球表现得特别天使,标准地按照3小时作息法吃玩睡,不用哄抱,白噪音+奶嘴就能睡,让我们喜出望外,给了我们极大的错觉认为可以自己带娃(队友3天后要开始在家上班)。

好景不长,一天之后画风急转直下——先是半夜翻车,我们准备通过夜奶逐渐减量来戒夜奶,但球球因为没有吃饱,毫不配合,不肯睡,导致作息直接乱了;白天继续翻车,各种爆哭,不好好吃不好好睡,还至少💩了8次……

回家第三天又有了新问题,吃奶量量骤减急死了老父亲老母亲,还吃几口就干嚎,爆哭蹬腿,口水还酸酸的,只有竖抱的时候能平静些,疑似silent reflux。紧张的新手爸爸连夜读了好几个关于reflux的paper,新手妈妈赶紧给儿医发了信,介绍症状和我们的应对方案(少吃多餐),换来了儿医的认可,以及著名的“这些都正常,只能熬到他发育好了”。

之后几天过得特别模糊,每一天都很漫长,但是回头一看,啊又过了这么多天。每天都有新的问题——silent reflux好一点了,黄昏闹又来了;白天爆💩弄得自己和老父亲衣服上都是💩;晚上尿了自己一身;傍晚突然cluster feeding,每个小时都要找吃的,不给就爆哭等等…更别提常规的夜奶session和无休止的泵奶/喂奶session…神奇的是在我们自己带的7天里,我们只点了两次外卖,其他都是自己做饭或者用salad和冷冻食品拼拼凑凑出来的,居然也活过来了。当然,结果是我们俩体重都直线下降了;为了省时间我把洗脸次数缩短成了每天一次……虽然这样的生活也的确能熬得过来,但实在是太折腾自己了。于是,我们思想斗争了一天之后,快速决定——得请个帮手。

请阿姨后
正好朋友的阿姨有朋友在找工,我们就面试了一下,让阿姨来试工三天。其实我们只缺半个人帮忙,但还是得请一整个人😅阿姨来了之后我们俩白天就可以补觉了,没那么惧怕晚上起夜和大清早爬起来照顾娃了。请阿姨也有请阿姨的烦恼,比如,要考虑买什么菜,做什么吃的。有的阿姨很有主见,很强势;有的阿姨都听你的,那你就得安排得妥妥帖帖的。我们的阿姨属于后者,很愿意聆听雇主的需求,眼里也有活,但是也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比如吃啥,不过也可能是不想强加自己的口味于雇主身上吧),需要比较多的handholding,这也是我目前正在摸索的,如何更好地“管理”好阿姨,家务,和带娃。初步的计划是要把一周的菜单都安排好,跟阿姨打好招呼,这样执行起来就会很方便些。请了阿姨后,我可以一天洗两次脸,洗澡的时候不用冲刺,还能写写小文章,处理些其他事物,从纯粹的生存mode转变成了生活mode,开心了很多。

阿姨周末休息,我们每周有两天独立带娃,这个节奏挺不错的——既有一些属于自己小家的空间,又在大部分时候不会太辛苦,还能在周末体会一下辛苦更appreciate有阿姨的日子,也不会丧失带娃技能。总之,我们就不当二打一的超人了——请(好)阿姨,真香!钱的话,我们就从球球的大学学费里扣出来吧🐶

阿姨拯救我们于悬崖边
(Photo by Philip Veater)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金刚功长寿功近半年的体验

初次接触金刚功 大学的时候就因为妈妈的介绍接触过八段锦,这么多年来可能练过的次数两个手就能数出来。去年10月底的一天,因为机缘巧合,在播客里听说了金刚功,说是“比八段锦更见效”,就抱着好奇的心态开始学习。 排病反应 像大部分网友一样,我也是跟着张至顺道长的视频学的金刚功。还记得第一次是在某天下午三点左右跟着视频练动作,但没想到就这么比划了十几分钟后,居然开始流鼻血了。我小时候常流鼻血,但这几年次数少了很多,所以我也觉得很惊奇。在小红书上搜索了一波,了解到金刚功可能会有排病反应。刚开始还觉得有可能是巧合,但后来连着3天下午练功后都流鼻血,就觉得可能是排病反应跑不了了。后来,我把练功时间改成了早上8点以前,就没怎么流过鼻血了。 身体变化 (一)睡眠变好。 生完娃以后,我经常夜醒难以入睡,但练功几周后,就发现睡眠有明显的改善,到点就困得不行,哪怕半夜醒来,也比较容易睡回去,早上还有一种睡不醒的感觉。这种睡不醒的感觉我特别珍惜!前些年求之不得的。 (二)白天精神变好。 以前白天经常觉得很疲惫,现在只有午饭后会比较困,其他时候精力充沛。 (三)来例假的时候巨累,但一次次地变好。 练功以前,我来例假的时候会稍微有点累,但还能正常行动。练功以后,明显发现头几次来例假的时候整个人特别虚弱,基本只能躺一会儿,再起来做一会儿事。发现好像也有其他人是这个体验,不知道是不是气血在进行整体的调整。但过了5个月后,例假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累了,甚至还能打羽毛球😂 (四)胃口变好,会饿。 以前我吃好饭总有一种肿胀感,似乎消化东西需要花很久,很难有饿的体会。这几个月以来,肿胀感小了很多,也时不时会饿得想吃东西了。体重也有所增加🙈 (五)指甲上的月牙一会儿大一会儿小。 虽然不确切知道指甲上的月牙代表什么含义,但练功这几个月,我本来只有大拇指有月牙,后来突然有一天发现食指也长了月牙。这是这十几年都没发生过的事情。但最近,食指上的月牙都在缩小,几乎要看不见了。这些变化也蛮有意思的。 当然,这一年来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有诸多的调整,也不能完全归功于金刚功,但我觉得帮助肯定是很大的。 长寿功 + 站桩 除了早上练金刚功外,我睡前也开始练长寿功进行搭配,一样也是跟着道长的视频学习的。金刚功打起来觉得很有精神,长寿功打起来很舒服。我总是边打边哈欠连天,甚至偶尔会冒点眼泪,据说也都是排病反应。...

天使睡眠娃养成记

离开月子中心前,月嫂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你们回家自己带要吃苦了。球球睡觉真的不行,不像小霸王。” (注:小霸王是月子中心另外一个宝宝,比球球大4天) 结果啪啪打脸。球球2个月不到就戒了夜奶,3个月不到就基本睡整觉了。 时间线 12/14: 球球出生,入住月子中心 1/20:从月子中心回家,二打一带娃。娃每天半夜2-3点要吃夜奶 1/27:请了白天带娃的阿姨,晚上继续自己带娃 2/7: 第一晚没有喝夜奶🎉,但还需要塞奶嘴接觉 2/24: 第一次自己睡整觉🎉 回家前 时间倒回到月子中心最后那几天。我也知道球球睡觉不好,所以也一直在思考怎么办。一方面,抓紧最后的时间向我们月嫂取经。另一方面,咬牙斥资买了妈妈群里推荐的课:taking cara babies,开始认真看。 我们月嫂带了80+娃的经验是,宝宝晚间睡眠好最重要的就是得断夜奶。什么时候可以断呢?她觉得两个月就能开始了(注:医生的说法是出生体重翻倍)。夜奶怎么断呢?并不是一下子断的,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先从减量开始,比如开始一顿是3oz,可以减到2.5oz,过几天再减成2oz。也可以配合拉长时间。比如娃哭了不马上喂,先哄一哄(塞奶嘴或者抱哄),过15分钟再喂,过两天变成过20分钟,30分钟等等。当娃习惯了不吃夜奶,晚间睡眠也就会越来越好。 Taking cara babies也有一个体系,其中我觉得最受益的就是三点: 第一,白天要摄入足够卡路里,这样能减少晚上饿醒的程度。 第二,娃哭了之后,不能立刻抱哄或者喂奶,而应该逐渐升级干预程度。她的口诀是SITBACK:S就是stop, 先观察一下,有时候娃只是哼唧。I就是Increase sound machine volume, 增强白噪音。T就是touch, 拍拍宝宝胸口,但不抱。B就是binky,塞奶嘴。A就是add in rocking:摇晃宝宝; C就是cuddles,终于抱抱啦;K就是ok,it's feeding time, 这是真的饿了,该吃奶了。 第三,白天小觉想睡好,需要了解wake windows和sleepy cues。小月龄宝宝只能醒1-1.5个小时,随着月龄增长,wake window也会逐渐拉长。sleepy cues包括表情呆滞,揉眼睛,揉耳朵,红眉毛等等。 有了这些理论知识支持后,我和DD(瑟瑟发抖地)回了家,开启了(短暂的)...

关于静坐的体验

1. 初体验 最早的冥想体验实在2013年左右。当时还记得看到本地有一个瑜伽馆有免费的冥想体验课,就去试了试。瑜伽馆灯光很暗,很柔和。导语结束之后不一会儿我就睡着了😂 2. Early Stage 后来再接触冥想是2016/17年左右,尝试冥想类App。用过Calm和Headspace,都有导词。当时特别喜欢Headspace里面Eve的声音,很舒缓。坚持过一段时间,但后来越来越断断续续了,直至放弃。 冥想App最有帮助的地方: 带我body scan入门 头脑特别混乱的时候,专注于导词可以集中精神 导词也是一种visualization 冥想App欠缺的地方: 比较死板,体验停在表象 会outsource effort,感觉播放完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毕竟需要留住用户,不断地在推送新内容,把冥想也弄得商业化,需要“growth”了,感觉不太好 3. 重拾冥想 2021年又开始投入对身心灵的研究,也包括冥想。看了很多视频,尝试了各种Youtube和小红书的meditation,也摸索着尝试Mantra Meditation(也叫TM,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机缘巧合,上教练课的老师正好也带冥想,我就跟着她一起学到了一些基本姿势。后来参与本地的Zen Meditation Class也学习到了一些,渐渐融合成了我自己的静坐习惯: 盘腿,垫高底盘,脊背放松而平直,略微含胸,手结金刚拳印自然垂落怀中,舌顶上颚 开始用嘴巴呼吸调息三次左右,再用鼻子呼吸 数息,只数吐气,或者观吸 虽然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习惯,但开始脱离App自己静坐了。 4. 渐入佳境 到现在,在训练了很多躯体感知后,对身体反应更敏感。静坐的时候能感受到气息流动(目前阶段:双手变热,后背有tingling sensations,热量上蹿,腹部bubbly),从头脑回归身体。但也尽量不执着于身体感受,感受身体和身体外。有了这些身体感受,尝到了静坐的“甜头”,也不需要discipline自己了,会主动想要静坐。 现在早上静坐。白天头脑“发热”的时候打坐。 头脑太混乱的时候,会回到App导词、或者持咒冥想 需要10分钟以上才会舒服,但没时间的时候也做5分钟的。最长做过30分钟,还没试过更久 Photo Credit: 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