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我与Personal Finance的这些年

序章:从零花钱开始的启蒙教育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大约从小学开始,我就开始有了很多关于钱的记忆。记得当时是按月领取零花钱,做家务也可以挣外快(主要是洗碗和敲背),一切玩具零食社交小费都是从零花钱里支出。当时是个妥妥的月光族,每个月的最后几天总是眼巴巴地盼望着下一次“发薪水”。

上了中学以后,零花钱额度也上涨了,记得是每月400元,但我的“责任”也跟着变大,饭费和手机费都要从这400元里出。在同学里面虽不算“阔绰”,但生活也还过得去,总有些余钱去买游戏点卡和闲书。老爸平时工作很忙,没什么时间陪我,偶尔也会偷偷塞给我一些钱聊以弥补,成为了我的重要灰色收入来源。

有一年过年,父母收了红包后照例准备“替我先存起来”,我就不乐意了,指责他们这种行为就是变相吞占我的财产。老妈脑子转得很快,说不如把红包都给我,但这年就不发零用钱了。我当时就乐开了花,一是因为红包数额比我的“月收入”换算下来还要高一些,二是我从来没有一次性经手过这么多钱,感觉打开了人生无限可能,于是就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喜滋滋地拿了几千元后,为了防止忍不住一次性花完,我找来了14个信封,其中12个标上月份,存好当月的额度,剩下的两个信封,一个是“社交”资金储备 (当年流行朋友过生日送礼物,偶尔出去吃饭), 另一个是“应急”资金储备(当时还不知道emergency fund的概念,误打误撞)。这可能是我这辈子第一次Budgeting,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应急”这个信封被我一下子花完了,初中生没什么“急”,直接变成了我的“放纵/享乐”资金。而“社交”开销被我严重低估,导致我得从每月的信封里面再拆东墙补西墙。总结来说,那一年上半年过得丰衣足食,而下半年日子紧巴巴,偶尔还得靠薅父母羊毛(比如和父母购物的时候把零食买足)来保持生活水平。第二年我主动放弃了红包,重新回到了简单的月薪族的日子。

第一章:重新启蒙:401K和买房
时间跳转到工作以后。第一份工作非常辛苦,每周平均工作70-80小时,还经常突破100+小时,从来不敢在周中安排活动(要加班),周末也不一定是自己的(要加班)。虽然有稳定的工资进账(时薪换算下来很低),但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怎么样处理这些工资,更别提长期投资了。能干完活,吃好饭,睡好觉,按时交房租,就是我生活的全部了。

有两件事情重新向我打开了Personal Finance的大门。一个是在和朋友聊天聊到了401K。我只知道公司的401K是有match的,match的钱不拿白不拿。当朋友听说我并没有max out pretax 401k,非常惊讶,并苦口婆心地跟我解释为什么应该max out,有哪些tax benefit等等。当时我并没有完全听懂,但脑袋里敲响了警钟:感觉可能亏大了?!当即回家好好研究了一番,将那一年的pretax 401K拉满了。十分感谢这位朋友!另一件事情是一对玩得非常好的couple准备买房了,我也时不时凑热闹跟着他们去看open house。和所有见证过中国房市崛起的那一代人一样,买房一直是很top of mind的一件事。早在刚毕业的时候我就下载了Redfin和Zillow,没事刷一刷YY一下,这两个软件早已玩得麻溜麻溜的。起初也只是在网上看看,后来跟着朋友跑了几次open house之后,心态逐渐地变成了“我是不是也差不多该买房了”。结果在这一年多之后,我和队友也攒了一些钱,够买个很小的condo,一波三折后,一头扎进了房市。

第二章:房!房!房
看房买房这个事情是会上瘾的,至少我是这样的。时间跳转到我们搬好家安顿下来的几个月后,我又开始琢磨起来新的主意:以后继续攒钱,久而久之是不是可以考虑投资房了?于是拜Google所赐,我打开了新的大门:BiggerPockets。这是一个专注于房产投资的社群,有podcast,也有blog。我基本不怎么玩社群,但变成了podcast的忠实听众,上班下班路上听,做家务听,无聊了就听,算是脱产式扫盲。之后在高涨的热情支持下又陆续干了三件事情:一个是买了一本BiggerPockets的书:The Book on Rental Property Investing by Brandon Turner,认真研读做好以后能当地主的知识储备;二是报了一个real estate agent的课程(一共三门“学科”),几百刀纯网课,花了半年上完了,然而并没有考证,因为了解到考了证也不能当自己的agent(需要挂靠broker),但好在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还是多少有些用处的;三是加入了一个当地的real estate meetup group,虽然可能一共只去了5次左右,但能和一群人面对面讨论地产投资,并且听大家畅谈自己的故事,目标,思路,对我帮助非常大。那一两年积累了特别多的地产投资知识,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房产投资观念,万事具备,只差钱😝

第三章:打开新世界的门: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e Early)
当我继续纸上谈兵房产投资的某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闯入了FIRE Movement的亚文化圈,打开了新世界。我依然虔诚地听着BiggerPockets的podcast,一次节目的内容是访谈一个专攻Airbnb的女嘉宾。在real estate圈子里面女性的身影并不常见,所以每次遇到女嘉宾我都会听得更认真一些。这个女嘉宾提到了另一个对她有很大影响力的女性,Paula Pant,我默默记录了下来这个名字,当天就搜到了Paula的博客来品读:Afford Anything。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我只记得那段时间之后的一年半载,我一有空就读Paula的博客,听她的Podcast,从而也了解到personal finance大圈FIRE movement小圈里的很多其他人物,顺藤摸瓜地读了无数博客,听了无数广播,简直是从入门到精通。下次可以总结一下我这些年读过的博客们。正巧那段时间我工作压力非常大,也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所以财务自由/提前退休的概念对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还记得当时最颠覆我的一篇文章是Mr. Money Mustache的"The Shockingly Simple Math Behind Early Retirement",让我了解到财务自由不是那些年入几亿的人才可以想的事情,并不那么遥不可及。于是,在高涨的热情支持下,我又行动派了:将读到的理论化为实践,优化我的生活。

第四章:从理论到实践
非常幸运的是,当时我有个同事是个比我更hard core、更知识丰富的personal finance junkie。我都不记得我们是怎么聊到这个话题的,但一打开话匣子我们就有一种对上暗号、惺惺相惜的感觉。我从他那儿学到了很多优化生活的具体操作。最重要的有:记账,投资,Retirement Funds。记账看似简单,但非常有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来让钱花在刀刃上。比如说记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原来我和队友在外食方面花了很多钱,而且很多都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快乐,而仅仅是打发时间的,或者惯性。仔细分析总结后,我们定下了每周除了和朋友社交吃饭之外,最多外食一次的额度。实践下来,并没有觉得减少任何的快乐,反而让每次外食更有了仪式感,对选餐厅和选菜也更加上心了。投资的话由于受personal finance圈主流观念和我同事的影响,我也变成了一个index fund的拥护者。Retirement Funds上面也更是从pretax 401k走向了after tax/megaback door,并且也了解了ira啊hsa诸如此类的概念。最大的变化可能还是心态上的,就是更了解了自己的资产状况,也更了解了什么能让自己开心,从而将钱花在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上。当然,少不了的也是计算自己的FIRE number:需要攒多少钱可以不用为钱而工作?这种YY,配合着净资产的上涨曲线图📈,是我心情不好时候最棒的安慰剂。

第五章:从台前到幕后
在这样的狂热状态一年半之后,我逐渐感受到了倦怠。以前每期必看的博客发现谈来谈去也就是那些内容,podcast听众的Q&A问来问去也脱离不了那几个问题。我已经学不到新的东西了,在echo chamber里面呆久了有一些乏善可陈。与此同时,我的想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套用一句话,就是心态从在乎“escape from something"转变成了 “escape into something”。刚开始研究FIRE的动力是工作经常不开心,财务自由能让我逃离不开心。后来慢慢意识到即使不用上班,每天躺在床上数钱也并不会让我开心。财务的相对自由只是一个手段,并不等同于fulfillment,而如何度过每一天,从而充实地度过一生,才是一个更需要花时间去探索的东西。哪怕以后不需要为赚更多的钱工作了,那我想escape into什么样的生活呢?渐渐意识到这些的同时,我的一些理财实践也步入了正轨,变成了routine:再也不用一笔账一笔账地去研究来了解自己的消费习惯,因为已经养成了很适合我的习惯;投资上面也开始定投index fund,设置好了账户后也不用去管了;401K什么的也早就按照想好的计划执行着。这样一来,personal finance渐渐地淡出了我的生活重心,从一个舞台焦点,变成了无处不在却又时常让人忘记的舞台照明。于是我退订了很多personal finance的podcast(还是非常感激当年的陪伴),多出来的时间用在了探索其他东西上面:了解中东历史,从零开始练琴,读一些有的没的的书。虽然还不知道如果不工作会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我相信跟着curiosity走,这一路一定会很有意思。

尾声
时至今日,偶尔我还是会去逛一下曾经狂热关注的personal finance博客,还是会每天检查净资产曲线图,还是会很兴致勃勃地加入朋友和同事相关话题的讨论。偶尔看到一些人的消费行为和心态很不健康,很想和他们分享我的体会,但又担心自己多管闲事。也许有一天,我会找到一个方式,来empower更多的人,让大家少走弯路,跨过了personal finance这道坎,从而可以有更多时间,精力,和资本去探索人生中更重要的事💪


Photo Credit: Alain Pham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关于静坐的体验

1. 初体验 最早的冥想体验实在2013年左右。当时还记得看到本地有一个瑜伽馆有免费的冥想体验课,就去试了试。瑜伽馆灯光很暗,很柔和。导语结束之后不一会儿我就睡着了😂 2. Early Stage 后来再接触冥想是2016/17年左右,尝试冥想类App。用过Calm和Headspace,都有导词。当时特别喜欢Headspace里面Eve的声音,很舒缓。坚持过一段时间,但后来越来越断断续续了,直至放弃。 冥想App最有帮助的地方: 带我body scan入门 头脑特别混乱的时候,专注于导词可以集中精神 导词也是一种visualization 冥想App欠缺的地方: 比较死板,体验停在表象 会outsource effort,感觉播放完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毕竟需要留住用户,不断地在推送新内容,把冥想也弄得商业化,需要“growth”了,感觉不太好 3. 重拾冥想 2021年又开始投入对身心灵的研究,也包括冥想。看了很多视频,尝试了各种Youtube和小红书的meditation,也摸索着尝试Mantra Meditation(也叫TM,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机缘巧合,上教练课的老师正好也带冥想,我就跟着她一起学到了一些基本姿势。后来参与本地的Zen Meditation Class也学习到了一些,渐渐融合成了我自己的静坐习惯: 盘腿,垫高底盘,脊背放松而平直,略微含胸,手结金刚拳印自然垂落怀中,舌顶上颚 开始用嘴巴呼吸调息三次左右,再用鼻子呼吸 数息,只数吐气,或者观吸 虽然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习惯,但开始脱离App自己静坐了。 4. 渐入佳境 到现在,在训练了很多躯体感知后,对身体反应更敏感。静坐的时候能感受到气息流动(目前阶段:双手变热,后背有tingling sensations,热量上蹿,腹部bubbly),从头脑回归身体。但也尽量不执着于身体感受,感受身体和身体外。有了这些身体感受,尝到了静坐的“甜头”,也不需要discipline自己了,会主动想要静坐。 现在早上静坐。白天头脑“发热”的时候打坐。 头脑太混乱的时候,会回到App导词、或者持咒冥想 需要10分钟以上才会舒服,但没时间的时候也做5分钟的。最长做过30分钟,还没试过更久 Photo Credit: CA

天使睡眠娃养成记

离开月子中心前,月嫂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你们回家自己带要吃苦了。球球睡觉真的不行,不像小霸王。” (注:小霸王是月子中心另外一个宝宝,比球球大4天) 结果啪啪打脸。球球2个月不到就戒了夜奶,3个月不到就基本睡整觉了。 时间线 12/14: 球球出生,入住月子中心 1/20:从月子中心回家,二打一带娃。娃每天半夜2-3点要吃夜奶 1/27:请了白天带娃的阿姨,晚上继续自己带娃 2/7: 第一晚没有喝夜奶🎉,但还需要塞奶嘴接觉 2/24: 第一次自己睡整觉🎉 回家前 时间倒回到月子中心最后那几天。我也知道球球睡觉不好,所以也一直在思考怎么办。一方面,抓紧最后的时间向我们月嫂取经。另一方面,咬牙斥资买了妈妈群里推荐的课:taking cara babies,开始认真看。 我们月嫂带了80+娃的经验是,宝宝晚间睡眠好最重要的就是得断夜奶。什么时候可以断呢?她觉得两个月就能开始了(注:医生的说法是出生体重翻倍)。夜奶怎么断呢?并不是一下子断的,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先从减量开始,比如开始一顿是3oz,可以减到2.5oz,过几天再减成2oz。也可以配合拉长时间。比如娃哭了不马上喂,先哄一哄(塞奶嘴或者抱哄),过15分钟再喂,过两天变成过20分钟,30分钟等等。当娃习惯了不吃夜奶,晚间睡眠也就会越来越好。 Taking cara babies也有一个体系,其中我觉得最受益的就是三点: 第一,白天要摄入足够卡路里,这样能减少晚上饿醒的程度。 第二,娃哭了之后,不能立刻抱哄或者喂奶,而应该逐渐升级干预程度。她的口诀是SITBACK:S就是stop, 先观察一下,有时候娃只是哼唧。I就是Increase sound machine volume, 增强白噪音。T就是touch, 拍拍宝宝胸口,但不抱。B就是binky,塞奶嘴。A就是add in rocking:摇晃宝宝; C就是cuddles,终于抱抱啦;K就是ok,it's feeding time, 这是真的饿了,该吃奶了。 第三,白天小觉想睡好,需要了解wake windows和sleepy cues。小月龄宝宝只能醒1-1.5个小时,随着月龄增长,wake window也会逐渐拉长。sleepy cues包括表情呆滞,揉眼睛,揉耳朵,红眉毛等等。 有了这些理论知识支持后,我和DD(瑟瑟发抖地)回了家,开启了(短暂的)

关于女性主义的一些随想:上野千鹤子、与朋友聊天

 随想一:看完了火遍全网的上野千鹤子 x 北大女生宿舍 (b站全嘻嘻)视频的感受。 1️⃣ 女性主义,或者对任何主义的探讨,都是把人类微妙又复杂的体验提炼、具像化的过程。“听你这么一说,让我之前那些隐约感觉不适、但却无法准确表达的东西变得清晰了,而且也看清了这它的来龙去脉,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对未来有了更多的选择。” 2️⃣ 自以为的选择,有多少是真正自由的选择,有多少是被成长环境规训内化之后的选择? 3️⃣ 诚实对待自己,不要糊弄自己(誤魔化さないで)。不要去糊弄任何关系。所有人适用。 4️⃣ 看完视屏的一个很难受的感受:为什么要求认可?得到认可后就安心了??There’s no winning or losing。  随想二:和一个女性朋友聊天的记录。 👯‍♀️ 上周和一个女性朋友聊天。她有一个4岁的小孩,6月份要生二胎了。但孕反+工作糟心,纠结了一段时间,决定辞职了,等到小娃一岁之后再出去工作。 👯‍♀️ 其他背景:她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本科哈佛,工作了很多年,做到了一个中型公司产品Director级别。之前一直比她老公赚得多。已经基本财务自由了,而且老公喜欢工作,会一直工作下去。简言之,她完全不需要为了钱工作。生完老大回去上班之后,因为实在干得不开心,也辞职休息过4个月,后来又回去工作了。平时她老公负责做饭,她负责其他大部分的家务。虽说两个人一起带娃,但操心的基本是她(比如上什么课外班,和学校沟通,升学问题等等),老公只要出现就可以了。 👯‍♀️ 跟她聊的时候,有两次我愣住了: 💔 她说,这次辞职生二胎这段时间,还是会继续支付大宝的daycare费用。她和她老公有一个共有家庭账户,平时都会从各自的独立账户往共有账户里面打等量的钱,家庭开支从这个账户走。即使她没有固定收入了,她也要继续从自己独立账户的存款里面拨款,尽打钱这个“义务”。当下我就愣住了,想问她是怎么想的,是要打钱了才能安心休息吗??但没有问出口。 💔 聊到生完二胎后一年她想再找个科技公司的工作,做到45岁退休(她35+)。我问她为什么是45岁退休,而不是什么存款达到某个程度?她说,她已经达到了“不需要为钱工作”的存款程度,但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所以想设置个“退休年龄”。之所以想要再做些年,是想要给自己的小孩树立榜样:“妈妈也是很独立的事业女性哦!不是只会在家庭里的那种女性。”我当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