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换工作前的灵魂拷问

总是有100个想换工作的理由。
嫌工资太低,想换工作。
嫌工作太累,想换工作。
嫌工作无聊,想换工作。
嫌升职太慢,想换工作。
嫌项目太烦,想换工作。
在公司呆久了,想换工作。
看到别人换工作了,想换工作。
听说有好的机会,想换工作。
喜欢的上司走了,想换工作。
调来了讨厌的领导,想换工作。
关系好的同事走了,想换工作
……


photo credit: Robert Anasch

这几年我好几次冲动想换工作。比较可笑的是,主要导火索是其他同事问我是什么能支撑我呆在某司这么久。言下之意就是,我们组呆这么久的人大部分都走了或者转成了管理岗,你又没转管理岗又没走,你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看起来是关心或者无关痛痒,但它其中蕴含的assumption让听的人特别不舒服。为什么没走?言下之意是,你没有更好的机会吗。为什么不转管理岗?言下之意是,你当不上经理吗。虽然在好些科技公司里面,“爬梯”这个概念不是转管理岗才能实现的。比如5级可以是IC5(individual contributor,非管理岗)也可以是M0(manager level 0, 管理岗),待遇一样,但可能是大多数人成长过程中的潜移默化,变成经理就等于升职(promotion),能管人了就代表更厉害了,所以听到有人转成管理岗就会觉得这是一次层级的跨越,虽然实际上仅是职位转换,等级不变,工资也不变。

(插一句,虽然IC5=M0,IC6=M1,但IC5升IC6比M0升M1困难许多,而且之后只会越来越难。所以说非管理岗的天花板普遍更低。当然,IC5,6和M1,M2是大部分人的归宿--terminal level,所以再往上爬这件事情也只适用于上部分人)

自从在公司呆满了2年后,我就被问了很多次这个问题。最初的时候因为还有许多其他同期进来的人还在,所以对这个问题也没有想太多,就回答说过得还挺开心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所以还呆在组里。等到我在公司呆满4年后,同期进来的陆陆续续跳槽的跳槽,转组的转组,这个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刺耳。与此同时,自从到了IC5之后,很多人鼓励我去申请管理岗,“为了你将来职业发展考虑。”这些都是好心。当然有些时候好心的表达方式让人有点难接受:某次我和一位较资深的前辈聊天,聊到我现阶段并不是很感兴趣管理岗,前辈一副过来人的样子说“哦,看来你现阶段还没有准备好。慢慢准备”。我当时就有点懵,因为言下之意就是,所有人都会有一天想做管理岗,这是迟早的问题,遵循职场的自然发展规律,有些人还不想做是因为他们出于各种个人原因还没准备好。我认真思考过后觉得这个假设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是后来的事情了。

这样接收“转管理岗”言论久而久之,且看到了太多人投身了这条路,我也几乎动心。虽然内心深处除了这件事情会“对我职业发展好”之外,没有想转管理岗的理由。有一次,组里突然开了很多初级管理岗的坑,我差点就要去投了。和老板约谈后,老板说有一个位置很适合我,问我怎么想。那个位置所在的业务其实我多多少少有听说过,但做的事情是我完全不感兴趣的,政治斗争也很激烈。如果我就是要强转管理岗,其他可以不管,是能硬着头皮去尝试的。思考了一个周末后,我觉得如果去做那个组的经理会非常不开心,每天处理的事情想想就头大,也无法在业务上技术上成长太多,工资也不变,除了可以锻炼政治斗争技能外其他几乎无可取之处,于是就决定不争取了。

与此同时,由于在组里呆了很久,随着做过的不同类型项目越来越多,我的个人成长也越来越慢,本身的工作也变得杂事烦事多与真正有挑战的事。渐渐的,想换工作的年头开始越来越清晰。但换工作是件大事。如果一个人决定全职工作,那么一周五天里大部分的有效时间和精力全都是扑在了工作上,甚至可能更多。大事上的决定更需要有可靠的判断机制。回想起我换工作的心路历程,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灵魂拷问:

一。你在乎的是什么
不要考虑别人的眼光和选择。什么是你在乎的东西?如果你有很多在乎的东西,你愿意做何样的取舍?比如,哪家公司,岗位类型,职称,级别,待遇,福利,工作内容,发展空间,学习机会,和自己价值观相符与否,团队大小,领导是否给力,同事是否给力,公司前景,工作强度,公司文化,工作弹性度,公司离家近不近……这些种种决定了你工作之内和工作之外的生活体验。很难有一份工作所有的维度都十全十美,所以需要扪心自问,我在乎什么,来进行取舍。比如我,并不在乎职称和级别,但非常在乎待遇,领导,同事,工作内容,公司离家近不近,那我的最优选择和那些在乎职称,级别,待遇,但不在乎公司离家的距离的人的最优选择会非常不同。

二。这是止痛药还是向梦想迈进
大部分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些日子,只想蒙在被子里不想起床去上班。一想到要面对的人和事,分分钟想辞职。周日下午开始情绪直线下降,进入了周一倒数模式。更严重的时候,会影响自己一段时间整个人的身心状态,陷入抑郁,想要赶快逃离,想要立马辞职或者立马换工作。这个情绪之下,换工作的主要目标会以止痛为主。这也没关系。但需要意识到的是,止痛可能是短期的,可能会从一个坑跳到另外一个坑里。如果有更多的精力,可以将思考模式从“escaping from something“ 换成 "escaping into something",然后思考自己在乎的是什么,有什么机会可以满足自己在乎的维度。当然,如果实在太难受,能止痛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毕竟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生也有很多种活法。

三。这和你的长期计划有什么关联
当下的时间精力的投入会决定几个月一年之后你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长期的计划可以反过来引导现在的决策,包括是否换工作,换什么样的工作,甚至是否需要工作。如果人生的目标是存够一笔钱然后投身于艺术事业,那么是否能在一个公司做到VP就并不那么重要了。如果人生目标是做到企业顶层,那公司的发展以及成长空间就变得特别重要了。但长期计划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特别难回答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一份社会提供的default答案就变得特别handy:找个“好”工作,升职加薪,有更“好”的机会继续跳槽,继续升职加薪,周而复始。当然也有成家立业生娃买房。这个答案虽然handy,但也许并不适用于你我。最难过的莫过于按着社会给的模版一步一个脚印,到临终却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早些内省,了解自己,观察自己,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事,比抄模板难多了,但没有比它更值得努力的事了。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的passion是什么,但没关系,只要发现有能让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论多小,都跟着curiosity去尝试一下,慢慢地,可能就会走出独一无二地,让人真正感到深深的感动的道路。

以上就是今年换工作时指引我的三大灵魂拷问。想到未来的路,充满了勇气以及希望。

写于2020年1月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关于静坐的体验

1. 初体验 最早的冥想体验实在2013年左右。当时还记得看到本地有一个瑜伽馆有免费的冥想体验课,就去试了试。瑜伽馆灯光很暗,很柔和。导语结束之后不一会儿我就睡着了😂 2. Early Stage 后来再接触冥想是2016/17年左右,尝试冥想类App。用过Calm和Headspace,都有导词。当时特别喜欢Headspace里面Eve的声音,很舒缓。坚持过一段时间,但后来越来越断断续续了,直至放弃。 冥想App最有帮助的地方: 带我body scan入门 头脑特别混乱的时候,专注于导词可以集中精神 导词也是一种visualization 冥想App欠缺的地方: 比较死板,体验停在表象 会outsource effort,感觉播放完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毕竟需要留住用户,不断地在推送新内容,把冥想也弄得商业化,需要“growth”了,感觉不太好 3. 重拾冥想 2021年又开始投入对身心灵的研究,也包括冥想。看了很多视频,尝试了各种Youtube和小红书的meditation,也摸索着尝试Mantra Meditation(也叫TM,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机缘巧合,上教练课的老师正好也带冥想,我就跟着她一起学到了一些基本姿势。后来参与本地的Zen Meditation Class也学习到了一些,渐渐融合成了我自己的静坐习惯: 盘腿,垫高底盘,脊背放松而平直,略微含胸,手结金刚拳印自然垂落怀中,舌顶上颚 开始用嘴巴呼吸调息三次左右,再用鼻子呼吸 数息,只数吐气,或者观吸 虽然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习惯,但开始脱离App自己静坐了。 4. 渐入佳境 到现在,在训练了很多躯体感知后,对身体反应更敏感。静坐的时候能感受到气息流动(目前阶段:双手变热,后背有tingling sensations,热量上蹿,腹部bubbly),从头脑回归身体。但也尽量不执着于身体感受,感受身体和身体外。有了这些身体感受,尝到了静坐的“甜头”,也不需要discipline自己了,会主动想要静坐。 现在早上静坐。白天头脑“发热”的时候打坐。 头脑太混乱的时候,会回到App导词、或者持咒冥想 需要10分钟以上才会舒服,但没时间的时候也做5分钟的。最长做过30分钟,还没试过更久 Photo Credit: CA

天使睡眠娃养成记

离开月子中心前,月嫂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你们回家自己带要吃苦了。球球睡觉真的不行,不像小霸王。” (注:小霸王是月子中心另外一个宝宝,比球球大4天) 结果啪啪打脸。球球2个月不到就戒了夜奶,3个月不到就基本睡整觉了。 时间线 12/14: 球球出生,入住月子中心 1/20:从月子中心回家,二打一带娃。娃每天半夜2-3点要吃夜奶 1/27:请了白天带娃的阿姨,晚上继续自己带娃 2/7: 第一晚没有喝夜奶🎉,但还需要塞奶嘴接觉 2/24: 第一次自己睡整觉🎉 回家前 时间倒回到月子中心最后那几天。我也知道球球睡觉不好,所以也一直在思考怎么办。一方面,抓紧最后的时间向我们月嫂取经。另一方面,咬牙斥资买了妈妈群里推荐的课:taking cara babies,开始认真看。 我们月嫂带了80+娃的经验是,宝宝晚间睡眠好最重要的就是得断夜奶。什么时候可以断呢?她觉得两个月就能开始了(注:医生的说法是出生体重翻倍)。夜奶怎么断呢?并不是一下子断的,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先从减量开始,比如开始一顿是3oz,可以减到2.5oz,过几天再减成2oz。也可以配合拉长时间。比如娃哭了不马上喂,先哄一哄(塞奶嘴或者抱哄),过15分钟再喂,过两天变成过20分钟,30分钟等等。当娃习惯了不吃夜奶,晚间睡眠也就会越来越好。 Taking cara babies也有一个体系,其中我觉得最受益的就是三点: 第一,白天要摄入足够卡路里,这样能减少晚上饿醒的程度。 第二,娃哭了之后,不能立刻抱哄或者喂奶,而应该逐渐升级干预程度。她的口诀是SITBACK:S就是stop, 先观察一下,有时候娃只是哼唧。I就是Increase sound machine volume, 增强白噪音。T就是touch, 拍拍宝宝胸口,但不抱。B就是binky,塞奶嘴。A就是add in rocking:摇晃宝宝; C就是cuddles,终于抱抱啦;K就是ok,it's feeding time, 这是真的饿了,该吃奶了。 第三,白天小觉想睡好,需要了解wake windows和sleepy cues。小月龄宝宝只能醒1-1.5个小时,随着月龄增长,wake window也会逐渐拉长。sleepy cues包括表情呆滞,揉眼睛,揉耳朵,红眉毛等等。 有了这些理论知识支持后,我和DD(瑟瑟发抖地)回了家,开启了(短暂的)

关于女性主义的一些随想:上野千鹤子、与朋友聊天

 随想一:看完了火遍全网的上野千鹤子 x 北大女生宿舍 (b站全嘻嘻)视频的感受。 1️⃣ 女性主义,或者对任何主义的探讨,都是把人类微妙又复杂的体验提炼、具像化的过程。“听你这么一说,让我之前那些隐约感觉不适、但却无法准确表达的东西变得清晰了,而且也看清了这它的来龙去脉,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对未来有了更多的选择。” 2️⃣ 自以为的选择,有多少是真正自由的选择,有多少是被成长环境规训内化之后的选择? 3️⃣ 诚实对待自己,不要糊弄自己(誤魔化さないで)。不要去糊弄任何关系。所有人适用。 4️⃣ 看完视屏的一个很难受的感受:为什么要求认可?得到认可后就安心了??There’s no winning or losing。  随想二:和一个女性朋友聊天的记录。 👯‍♀️ 上周和一个女性朋友聊天。她有一个4岁的小孩,6月份要生二胎了。但孕反+工作糟心,纠结了一段时间,决定辞职了,等到小娃一岁之后再出去工作。 👯‍♀️ 其他背景:她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本科哈佛,工作了很多年,做到了一个中型公司产品Director级别。之前一直比她老公赚得多。已经基本财务自由了,而且老公喜欢工作,会一直工作下去。简言之,她完全不需要为了钱工作。生完老大回去上班之后,因为实在干得不开心,也辞职休息过4个月,后来又回去工作了。平时她老公负责做饭,她负责其他大部分的家务。虽说两个人一起带娃,但操心的基本是她(比如上什么课外班,和学校沟通,升学问题等等),老公只要出现就可以了。 👯‍♀️ 跟她聊的时候,有两次我愣住了: 💔 她说,这次辞职生二胎这段时间,还是会继续支付大宝的daycare费用。她和她老公有一个共有家庭账户,平时都会从各自的独立账户往共有账户里面打等量的钱,家庭开支从这个账户走。即使她没有固定收入了,她也要继续从自己独立账户的存款里面拨款,尽打钱这个“义务”。当下我就愣住了,想问她是怎么想的,是要打钱了才能安心休息吗??但没有问出口。 💔 聊到生完二胎后一年她想再找个科技公司的工作,做到45岁退休(她35+)。我问她为什么是45岁退休,而不是什么存款达到某个程度?她说,她已经达到了“不需要为钱工作”的存款程度,但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所以想设置个“退休年龄”。之所以想要再做些年,是想要给自己的小孩树立榜样:“妈妈也是很独立的事业女性哦!不是只会在家庭里的那种女性。”我当下又